刚竹(刚竹和毛竹的区别)
两者区别如下:
首先,在植物学分类上,两者同科不同属。佛肚竹为禾本科竹亚科箣竹属;刚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。
其次,在形态上,佛肚竹为合轴丛生型,无竹鞭,竹秆实心且节间膨大如佛肚,故而得名;刚竹为单轴散生型,竹鞭发达,竹秆节间中空而不膨大。
再次,在分布区域上,佛肚竹分布于热带雨林、季雨林及南亚热带阔叶林区;刚竹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。
刚竹属(学名:Phyllostachys),是禾本科竹亚科下的一个属。共分七十五余种,大部分分布于东南亚。中国大陆地区覆盖面积主要为黄河流域以南、南岭以北。地下茎为单轴散生,竿高6-15米,直径4-10厘米,幼时无毛,微被白粉,绿色,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,在10倍放大镜下可见猪皮状小凹穴或白色晶体状小点。
很显然,刚竹观赏时期为六月。
3月中旬选择生长健壮的在母竹根基附近15cm处挖竹鞭,挖出来以后,将竹秆上各节的次枝剪掉,重新移栽,效果比较不错。
刚竹适宜生长在土层较肥厚、湿润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带种植,穴底施放基肥,选择生长健壮、分枝低、无病虫害的植株种植,种植深20厘米,2-3年可以长成林。
刚竹属于大型竹类,用来制作盆景需要进行人工矮化处理,栽植于中小的浅盆中,才能达到“缩龙成寸”的效果。竹类盆景宜疏植,不宜繁植,宜散栽不宜密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