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树(槐树上要枣吃歇后语)
因为洋槐树是清朝时期从国外传入的。
洋槐树因为树枝有刺又被叫做刺槐,原产于北美洲,根据我国一些地方县志的记载,它是18世纪40年代时传入中国的,为清代乾隆年间,距离现在不足300年,由于这一树种生长较快,比较耐旱和耐盐碱,也比较耐虫害,家畜又很喜欢吃它的叶子,而且它的木材材质很好,结实耐用,坚硬而又有韧性,既可以做家具也可以做农具,所以引进之后就很受欢迎,在我国很快大面积种植开来。
槐花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食材,以前曾是这个季节中主要的配菜食疗,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将其用面裹起来在锅里蒸,蒸熟后用调料拌蒜汁儿调一调,吃起来还是很美味的。另外还有槐花鸡蛋,槐花汤等也很好吃。
洋槐树,双子叶植物纲,豆科,刺槐属植物,原产北美的树种,公元1601年就引入欧洲,公元1877年后引入中国,清代乾隆十三年(1748年)的《涿县志》、《高阳县志》、《怀安县志》都有引进刺槐的记载。综上,因为是从国外引进的槐树,所以叫洋槐树,开的花就叫洋槐花,和洋火一个道理。
刺槐于17世纪传入欧洲,20世纪初由法国传遍世界各地。我国于19世纪末从欧洲引入刺槐,故名洋槐。
槐树叶片呈羽毛状排列,叶片卵圆形光滑鲜绿,开一串串白色花,香味很浓,花谢后长出豆荚一样的种子;榆树叶片单列,叶片边缘有细齿,叶面粗糙,初春时节于枝条顶端长出一串串圆片状榆钱(可以说是果实,也可以说是种子)。 槐花和榆钱都可以用来做成美味的食品。图片可以上网查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