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丝海棠种植方法和注意事项
1.土壤
垂丝海棠生长对土壤的要求是疏松肥沃,透气性和排水性较好的。园林土,沙河土,腐殖土,有机肥按照1:4:4:1的比例进行配制最佳。
2.光照
垂丝海棠对光照的需求量比较高,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。充足的光照会使垂丝海棠的颜色更加鲜艳,否则会导致其会出现枝干短小、细弱的情况。夏季气温高,应该避开强烈的日光直射,将其放置在阴凉位置养殖。冬季气温低,光照时间短,可放置在室内光照充足的位置养殖。
3.水分
垂丝海棠在生长期对水分需求量多,2-3天进行浇水一次。夏季气温高,水分蒸发过快,1-2天浇水一次。冬季气温低,对水分需求量少,5-7 天浇水一次即可。特别注意梅雨时间需要排水,否则积水会导致植物根部烂根.
4.温度
垂丝海棠对温度的需求在15-28度之间。春秋季节温度稳定,夏季气温高,应该避开高温35度的天气。冬季气温低,室内温度不可低于10度。
5.施肥
垂丝海棠在生长期对肥料的需求比较多,5-10 天使用稀释的氮磷钾复合肥一次最佳。
6.修剪
垂丝海棠在生长一段时间之后,需要对其进行修剪,后期需要注意观察是否有枯枝病枝,要剪掉多余的枝叶,病叶。
土壤:养殖垂丝海棠需保证土壤松软、透气、肥沃,可用园土、腐叶土、河沙、有机肥混合配制。
温度:最好提供15-28℃的环境,能忍受零下5℃的低温,夏季加强通风。
浇水:生长季要有充足的水分,见干及时补水,气候干燥需喷水保湿,雨季做好排水工作。
施肥:生长季每月追肥一次,开花前后喷洒磷钾元素的叶面肥。
1.
土壤:土壤要求不严,微酸或微碱性土壤均可成长,但以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略带粘质的生长更好。
2.
阳光:垂丝海棠性喜阳光,不耐阴,爱温暖湿润环境,适生于阳光充足、背风之处。
3.
温度:生长适温为15~28摄氏度。地栽植株冬季能耐一150摄氏度的低温,盆栽能耐一5摄氏度的低温。夏季盆栽要适当遮阳,同时喷水增湿降温。冬季一般不须放进室内,将盆埋于土中即可。
4.
浇水:生长季节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,以不积水为准。春、夏应多浇水,夏季高温时早晚各浇一次水;梅雨期间及遇到久雨不晴要注意排水,防止盆内积水烂根;秋季减少浇水量,抑制生长,有利于越冬。
养护垂丝海棠的要点有盆土、光照、温度、修剪四个方面。土壤可用腐叶土、泥炭土、粗纱进行均匀混合配制。每天要进行充足的阳光照射,夏季注意遮阴。保持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0-20度间,生长期进行摘心和修剪即可。
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垂丝海棠适合大庭院种植,植株冠幅可达7到8米,高可达5到6米,需要充足的全日照光照,通风透气的环境,水肥充足即可。
垂丝海棠,性喜阳光、温暖、湿润,不耐阴,不甚耐寒。栽植地点应选阳光充足、背风的地方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微酸性或微碱性均可。但以栽植在土层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较黏质壤土中生长良好。在寒冷地区,露地过冬,应采取壅土或包草等防寒措施,幼树尤其注意防止冻害。其他栽培措施与西府海棠相同。
具体的养护方法为垂丝海棠生长季节要充足,水分供应以不积水为主,并且适宜的生长温度应该控制在15~28℃,在养护时应该放在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,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